复制

ㄩˊ

氵部共14画左右结构U+6F0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氵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IQOY

ENWF

VRVV

37136

U+6F01

44135251214444 点、点、提、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

𣿡 𤀯 𩵎 𩼪

漁字概述

折叠展开

〔漁〕字拼音是yú,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4画。

〔漁〕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魚”。

〔漁〕字仓颉码是ENWF,五笔是IQOY,四角号码是37136,郑码是VRVV

〔漁〕字的UNICODE是U+6F0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417,UTF-32:00006f01,UTF-8:E6 BC 81。

〔漁〕字异体字是𣿡𤀯𩵎𩼪

漁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漁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ㄩˊ

基本解释

捕鱼。《説文•𩺰部》:“𩼪,捕魚也。漁,篆文𩼪从魚。”《玉篇•水部》:“漁,捕魚也。”《易•繫辭下》:“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史記•龜策列傳》:“漁者利其肉,寡人貪其力,下為不仁,上為無德。”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捕鱼的人。南朝梁劉孝威《奉和六月壬午應令詩》:“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徐霞客遊記•楚遊日記》:“一潭澄石隙中,三面削壁下嵌,不見其底,若爬梳沙蔓,令石與水接,武陵漁當為移棹。”清姚燮《歲暮四章》:“旅舶守關停市易,貧漁掠海抗官僚”

侵占;掠夺(财物)。《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元史•崔斌傳》:“(斌)既至,凡前日蠹國漁民不法之政,悉釐正之,仍條具以聞。”

猎取(女色)。《禮記•坊記》:“諸侯不下漁色。”鄭玄注:“謂不内取於國中也,内取國中為‘下漁色’。”孔穎達疏:“漁色,謂魚人取魚,中網者皆取之,譬如取美色,中意者皆取之,若漁人求魚,故云漁色。”唐柳宗元《天對》:“幽禍拏以夸,憚褒以漁。”

古水名。约当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南。《水經注•沽水》:“沽水又南,漁水注之,北出縣東南平地,泉流西逕漁陽縣故城南。應劭曰:在漁水之陽也。”楊守敬疏:“會貞按:‘《隋志》:密雲有漁水,水在今密雲縣南。《方輿紀要》謂即薊州城南之龍池河,非也。’”

漁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fish; seize; pursue; surname
  2. angeln, fischen , Fischer (S)​, Fischfang (S)​, Yu (Eig, Fam)
  3. pêche (au poisson)​

漁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ㄩˊ

详细解释

1.捕鱼。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竭泽而渔。

2.用不正当的手段掠夺、谋取。

《商君书•修权》:“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元史•卷一七三•崔斌传》:“既至,凡前日蠹国渔民不法之政,悉厘正之。”

与捕鱼有关的。

渔业、渔翁、渔船。

姓。如宋代有渔阳鸿。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漁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ㄩˊ

详细解释

1.捕鱼。

竭泽而渔、农林渔牧。

2.捕鱼的。

渔夫、渔政、渔船、渔业。

3.谋取(非分的东西)。

渔利、渔色。

4.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漁(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漁(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漁(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