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què ㄑㄩㄝˋ

卩部共9画左右结构U+537B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卩部

9画

7画

左右结构

WWKB

CRSL

OOJY

87620

U+537B

343425152 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折钩、竖

𢔱 𨚥 𨜪

卻字概述

折叠展开

〔卻〕字拼音是què,部首是卩,总笔画是9画。

〔卻〕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谷、卩”或“"𧮫"、卩”。

〔卻〕字造字法是形聲。本作「卻」,俗字作「却」。從卩,谷( què )聲。卩( jié ),象人下跪的樣子,即腿骨節屈曲的樣子。從「卩」與腳的活動有關。本义是退。

〔卻〕字仓颉码是CRSL,五笔是WWKB,四角号码是87620,郑码是OOJY

〔卻〕字的UNICODE是U+537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371,UTF-32:0000537b,UTF-8:E5 8D BB。

〔卻〕字异体字是𢔱𨚥𨜪

卻的笔顺

折叠展开
Loading...

卻的意思

折叠展开

quèㄑㄩㄝˋ

基本解释

退。~步(因畏懼或厭惡而後退,如「望而~~」)。退~。

退還,不受。盛情難~。

表示轉折。我來了,他~走了。

去掉。失~。了( liǎo )~。

详细解释

1.形聲。本作「卻」,俗字作「却」。從卩,谷( què )聲。卩( jié ),象人下跪的樣子,即腿骨節屈曲的樣子。從「卩」與腳的活動有關。本義:退。

2.同本義step back; retreat; withdraw

卻,節慾也。 —— 《說文》。按:「退也」。卻行仄行。 —— 《考工記·梓人》吾行卻曲。 —— 《莊子·人間世》怒戰慄而卻。 —— 《戰國策·秦策》卻下而載之。 —— 《儀禮·既夕禮》卻騏驥以轉運兮。 —— 《楚辭·愍命》北救趙而卻秦。 —— 《史記·魏公子列傳》已卻秦存 趙。持璧卻立。 —— 《史記·廉頗藺相列傳》曳笏卻立。 —— 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退卻(向後撤退;畏難後退);卻走(退避;退走);卻還(退還);卻避(退避);卻歸(退歸);卻略(退身);卻去(後退;離去);卻生(後退貪生);卻立(後退站立)

3.除;去get rid of

卻扇(古代婚禮行禮時,新娘以扇遮面,交拜後去扇);卻惑(去邪;消除疑難);了卻(了結)

4.避;避免avoid

是時李少君亦以祠竈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 —— 《史記·封禪書》

卻老(避免衰老);卻死(避死)

5.拒絕 refuse

卻情勿過(礙着情面推辭不掉);卻絕(拒絕);卻妝(拒受嫁妝)

6.迴轉;返回 turn back

卻回(迴轉);卻望(回頭遠望);卻顧(回顧,迴轉頭看)

7.反覆 repeat

卻論(反覆論難);卻顧(反覆考慮)

1.用在偏正複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動作、行爲或狀況,表示轉折,相當於「但」、「但是」、「可是」but

一連數日,施恩來了大牢裏三次,卻不提防被 張團練家心腹人見了。 —— 《水滸傳》

2.「反而」「然而」 at the same time

這個嚇得膽戰心驚、惶惶不安並滿腹牢騷的人…卻具有掌權和發號施令的能力

助词

用在動詞後,相當於「掉」,「去」 off; out; away。 如:冷卻;忘卻;失卻信心;拋卻舊包袱。

副词

1.固然admittedly

好卻十分好了,只是一件,這孩兒生下來,晝夜啼哭,乳也不肯吃。 —— 《喻世明言》

2.then

卻與小姑別。 —— 《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卻看妻子愁何在。 ——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坐促弦弦轉急。 —— 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卻又(再);卻再(再)

3.still

卻是(還是)

4.just

卻纔(方纔)

5.恰;正 just

卻好(恰好;正好);卻如(恰如;好像);卻待(恰待;正要)

6.剛剛 a moment ago

卻纔(剛纔)

卻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
  2. aber, jedoch, dennoch , zurückweisen, ablehnen, ausschlagen
  3. mais, cependant

卻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quèㄑㄩㄝˋ

详细解释

1.推辞、拒而不受。

《孟子•万章下》:“却之为不恭。”

推却。

2.退。

《文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唐•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却、却步、却敌立功。

1.正、恰好。

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水浒传•第一五回》:“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却是五月初头。”

2.倒、反。

唐•司空图〈漫书〉诗五首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3.还、再。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但,表示转折相承。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虽然没有十二分颜色,却也明眉皓齿,莲脸生春。”

置动词后,相当于“”、“”、“”。

唐•杜甫〈曲江〉诗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忘却、抛却。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卻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quèㄑㄩㄝˋ

详细解释

1.后退。

退却、望之却步。

2.使后退。

用谋却敌。

3.拒绝;推辞。

辞却、盛情难却、却之不恭。

4.接在某些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相当于“”或“”。

抛却、冷却、忘却、了却人生多少恨。

5.反倒。表示转折。

他约了人,却不来、文章虽短,却很有说服力。

6.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卻(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卻(简·秦·里耶) 里耶

卻(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卻(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卻(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卻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