臡

复制

ㄋㄧˊ luán ㄌㄨㄢˊ

正文・未集下肉部共25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下

肉部

25画

U+81E1

臡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88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999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965頁,第22

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正韻》:年題切,𡘋音泥。玉篇》:麋臡,肝髓醢也。又,有骨醢也。廣韻》:雜骨醬也。韻會》:作醢及臡者,必先煿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麴及鹽酒置甀中,百日則熟。釋名》:臡,胒也 —— 骨肉相摶,胒無汁也。周禮・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酖醢、昌本、麋臡。【註】臡亦醢也,或曰醬也。有骨爲臡,無骨爲醢。禮・郊特牲》恆豆之菹,水草之和氣也〔註〕:天子朝事之豆,有昌本、麋臡。

又,《廣韻》:人兮切;《集韻》:人移切,𡘋音腝。又,《廣韻》:諾何切,音那。又,《五音集韻》:汝來切,音荋 —— 義𡘋同。

注解

〔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臡〕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í、lu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難、肉

〔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í] ⑴ 带骨的肉酱。 [luán] ⑴ 古同“脔”。

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