獳

复制

nòu ㄋㄡˋ ㄖㄨˊ

正文・巳集下犬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巳集下

犬部

18画

U+7373

獳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21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720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673頁,第27

唐韻》:奴豆切;《集韻》:乃豆切,𡘋音耨。說文》:怒犬貌。讀若耨。玉篇》:犬怒也。

又,《唐韻》:乃侯切;《廣韻》:奴鉤切;《集韻》:奴侯切,𡘋音羺 —— 義同。山海經》:𤢺犬,如獳犬。【註】獳犬,怒犬也。范檞〈蜀都賦〉:叫窱之獳。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曹伯之豎侯獳。

又,《廣韻》:人朱切;《集韻》:汝朱切,𡘋音儒。山海經》:耿山有獸,狀如狐而魚翼,名曰朱獳,其鳴自叫,見則其國有兵。

集韻》本作𤟦

卷目考證・巳集下 部首犬部

愛日堂藏本: 第425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58頁,第3

《山海經》耿山有獸,名曰朱獳。其鳴自叫。見則其國有兵。

謹照原文有兵改有恐。

注解

〔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獳〕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òu、r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需

〔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òu] ⑴ 发怒的(狗)。⑵ 姓。 [rú] ⑴ 〔朱~〕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狐狸而长有鱼鳍的野兽。

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